網頁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夸父追日

 

夸父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人物. 擅長跑步.

山海經原文 :

《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

《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wiki 的解釋

夸指高大,父指男子。意為高大的男子。夸父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巨人,立志追趕太陽,終未及,半道渴死,是太陽崇拜的神話故事。

我對 wiki 解釋的看法

wiki 的解釋, 我覺的很不恰當. 山海經的兩種說法,“逮之於禺谷”, 以及 “入日”, 都是已經追上, 到達的意思.  wiki 的終未及的說法, 顯然是錯誤.

另外, 整段文字, 並沒有任何對太陽尊崇, 崇拜的意思. 要說是太陽崇拜, 實在是太牽強.

白話的翻譯

從前有一個人, 名叫夸父. 夸父追逐太陽, 在禺谷(太陽落下的地方) 終於追上了太陽. 追上之後, 覺得口渴, 就到黃河邊上喝水. 把黃河的水都喝光了, 還是覺得不夠, 於是想前往大澤繼續喝, 還沒走到就渴死了.

我的疑問

我以前一直以為大澤是雲夢大澤, 古雲夢大澤在現在湖北省的南邊, 面積最大的時候有4萬平方公里. 4萬平方公里是什麼樣的概念 ? 臺灣省的面積是 3.6 萬平方公里. 如果黃河喝不夠, 那應該這樣才過癮. 所以"北飲大澤", 這個我就很不能諒解. 如果在黃河喝不夠, 應該試試長江或是雲夢大澤, 往北只有一大片沙漠, 除非到貝加爾湖, 不過這不就更捨近求遠了 ? 與其說是渴死, 倒不如說是自己找死. 這是疑點一.

疑點二是夸父在什麼地方追上了太陽. 記錄提到在禺谷這個地方追到了太陽, 禺谷這個地方, 傳說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禺谷是太陽落下的地方的根據, 又是夸父追日的這個記錄. 可是夸父追日的這個記錄其實並沒有說太陽在禺谷落下, 而是夸父在這個地方追上了太陽, 真的是很怪的邏輯.

疑點三是夸父從什麼地方出發, 這個沒有記錄. 可是這個應該很重要, 如果他是住在禺谷的隔壁村, 那麼跑過去也許只要 1 公里, 可以很輕鬆的跑到. 當然這不太可能, 這樣的成績, 不值得大書特書, 應該要跑超過平常人的能力的距離, 至少要跑個幾馬, 對吧.

疑點四是計錄者. 是誰有這種能力觀察夸父追逐太陽, 喝光黃河, 以及最後口渴而死的呢 ? 那他顯然有不亞於夸父的跑步實力, 否則怎麼能記錄下夸父在那裡追上太陽, 以及他最後死在什麼地方?

一個長途跋涉奔跑的人

我一直在想, 如果有一個人, 像夸父這樣長距離, 長時間奔跑, 身體的痛苦, 絕對不僅僅是口渴, 全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痠痛, 忍受這樣的痛苦, 要有多大的毅力 ? 跑了再長的路, 能夠看到接近目標嗎? 只是憑藉著自己的意志力, 能否抵擋住心中不斷想要停下來的念頭 ? 真的是太難了.

 

向所有為了目標努力的人致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提供您寶貴的意見